2023年10月27日晚,山东大学600cc全讯白菜网世界史系副教授胡炜权做客洙泗讲堂,作了题为《从倭商、漂流民和被掳人看十五世纪东北亚国际(明、朝、日)关系》的学术讲座。讲座由600cc全讯白菜网任军锋老师担任主持人,张兆敏、赵文亮、王京传、孙晓光老师和相关专业同学共聚孔子书院,学术氛围热烈浓厚。讲座开始前,任军锋老师对胡炜权副教授作了简要介绍,并热烈欢迎胡炜权副教授的到来。
讲座伊始,胡炜权副教授引导同学们思考“区域史、跨国史视阈下的前近代东北亚”问题,例如“朝贡体系”“册封体制”论存在盲点,我们可从从社会史、新文化史的角度来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将15世纪定义为“漫长的15世纪”,引导同学们思考此时期的明朝所处的时空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东亚海域上的人、物、国、政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中国和周边国家怎样交往、如何建立关系。
讲座的第二部分胡炜权副教授介绍了倭寇与倭商一体两面的关系。倭寇并不完全是日本人,也混杂了朝鲜人、葡萄牙人、琉球人、黑人等。胡炜权副教授还引导同学们思考行走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人如何行商,使同学们认识到当时暴力和从商密不可分,从而进一步理解倭寇与倭商一体两面的关系。同时,倭寇与倭商一体两面的情况不仅存在于东亚,在大西洋、印度洋、阿拉伯海等区域也普遍存在。
讲座的第三部分是对漂流民与被掳人问题的介绍。胡炜权副教授指出,漂流民和被掳人问题一直存在,可追溯到唐朝或者更早。例如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在海上遇到风暴或海流漂流到其他地区,成为漂流民。被掳人又分为海上被掳人和陆上被掳人,海上被掳人是指倭寇席卷了朝鲜和中国东部沿海之后,把当地百姓掳走;陆上被掳人多是人们到达边境地区迷路之后被掳走。近代以前就已存在对漂流民和被掳人的救助,这种援助以“国家为辅,民间为主”。救助和归还漂流民和被掳人,提供了多国间“国家对国家、国家对个人、与国家无关的个人对个人”交流的契机,也体现政权的道德、政治观念,也与管控边境、邦交策略相关。
讲座的第四部分胡炜权副教授还对今后的研究思路作了介绍。围绕15世纪漂流民、被掳人的问题,史料分布不均匀,所涉的日本和明朝的相关史料比较少,要重构整体情况还需要继续收集史料;朝鲜处理漂流民、被掳人的问题的情况反映在“事大”与“交邻”问题里,朝鲜力图既要提防日本的诸势力肆意的要求,又要防止明朝察觉朝鲜与日本的交涉,干犯“事大”、“人臣无外交”的原则,还要防范明朝借题发挥,要求朝鲜剿灭倭寇;在所谓的朝贡体系下,明、日、朝,再加上琉球,非官方间的互动交流揉合了国家间的政治、外交需要,以所谓的“朝贡体系”来理解和论定,实在难以捕捉这种多变、难以界定这种多元互动的本质。在所谓的“朝贡体系”之下,还是在其之外去为这种非直接非官方的交流互动,乃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在互动环节,胡炜权副教授对员工提出的“地方官员对倭商的态度”“明代漂流民籍贯”“日本对中国认识观念的变化”“倭寇与倭商的身份”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与谈人张兆敏副教授高度评价了本场讲座,指出胡炜权副教授将倭商、漂流民、被掳人三个群体放置于十五世纪东北亚多边互动的视角下,角度新颖,启发性强。参加讲座的师生对胡炜权副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诚挚的谢意。
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专家简介:
胡炜权,中国香港人,山东大学600cc全讯白菜网世界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一桥大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日本中世史、前近代东亚关系史。已出版的专著有《菊花王朝》、《明智光秀与本能寺之变》等。曾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壬辰战争史料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宋元明时期日本社会的中国观”。
编辑:姚丹旸
审核:任军锋 刘贤贤
上一条:曲师大委字[2018]7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类学术会... 下一条:洙泗讲堂之刘安志: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刍议
【关闭】